“要打通拔尖人才培养的‘任督二脉’,构建‘从样品到商品’‘从拔尖学生到拔尖人才’的高效、高质创新供给线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认为,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“两个要变”。
第一是培养模式要变,要把传统的培养模式转变为“动态化”“争先式”的培养模式。丁奎岭认为,要以创新链重塑教育链,打造“动态化”的培养计划,让学生在“争先式”的创新实践中迅速成才。“具体来说,就是通过课程的微课化、模块化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新需求动态化制定学习路径。同时,开设更多创新实践课程,举办更多创新创业竞赛,用创新成果取代标准答案,用创新贡献衡量学习成绩。”
第二是人工智能推动教学改革的模式要变,要将“AI单驱动”的模式转变为“AI(人工智能)+HI(人类智慧)”双驱动的模式。在丁奎岭看来,人工智能既是工具的革命,也是革命的工具,“但是这场革命不可或缺的核心是人”。他建议,要强化教师的作用,持续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,将教师从授课者转变为引路人,形成知识与人格并进、效率与温度并存、智能与智慧并重的育人格局。
版权所有: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¥注册网址 中文域名: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¥注册网址.政务
京ICP备10028400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:bm05000001